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瘋漲,鋰離子電池作為儲能設備和電動汽車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市場前景日益廣闊,而鋰電池的生產則離不開鹽湖提鋰技術,所以該類產業的發展也就促進了該技術的發展。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末,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約為 8,900 萬噸,鹽湖鹵水占比 58%,鋰精礦占比 26%,而全球鹽湖鋰資源主要集中分布 在美洲和中國,而我國的富鋰鹽湖則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等地區。那么什么是鹽湖提鋰呢?從字面理解便是從鹽湖中提取鋰礦,鹽湖水中除了含有豐富的鹽以外,還富含鉀、鈉、鎂、鋰、硼等珍貴資源,所以我們會從鹽湖水中進行提取鋰礦。
目前鹽湖提鋰應用較多的工藝是哪種?應用效果理想的當屬納濾膜技術。納濾膜的平均孔徑為0.3~1nm,具有篩分效應可有效將一價離子和多價離子有效分離,所以納濾膜分離技術很適合應用在鹽湖提鋰中。應用納濾膜技術可脫除大量鹽分,減少產品灰分,提高產品純度,相對于溶劑脫鹽,不僅產品品質更好,且收率還能有所提高。該膜技術還具有可回收溶液中的酸、堿、醇等有效物質,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的意義。
應用納濾膜技術進行鹽湖提鋰,可大幅度降低鹽湖提鋰的工藝成本,并且還能幫助減少無機鹽類對產品造成的污染,提高產品的純度和質量,有效助力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改善我國鋰礦石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