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氨氮廢水?氨氮廢水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氨氮廢水一般由于氨水和無機氨共同存在而形成的。廢水中氨氮的構成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氨水形成的氨氮;
一種是無機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銨,氯化銨等。
氨氮廢水來源非常廣泛,其主要來自化工、冶金、化肥、煤氣、煉焦、鞣革、味精、肉類加工和養殖、排放的廢水以及垃圾滲濾液等。如果不對其進行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水體中,直接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擾亂整個生物的生長環境,不僅會污染水系,還會增加水產品的危險。
目前處理氨氮廢水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化學沉淀法、吹脫法、化學氧化法、生物法、膜分離法、離子交換法以及土壤灌溉等。其中,膜分離法是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對液體中的成分進行選擇性分離,從而達到氨氮脫除的目的。包括反滲透、納濾和電滲析等。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采用反滲透膜技術處理氨氮廢水,即以超過溶液滲透壓的壓力作用,通過半透膜選擇溶質的截留作用,對溶質和溶劑進行可靠分離,實際應用中具有能耗低、無污染、工藝先進以及維護簡單等特點。其技術特點如下:
1、在高流速下應具有高效脫鹽率。
2、具有較高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
3、能在較低操作壓力下發揮功能。
4、能耐受化學或生化作用的影響。
5、受pH值、溫度等因素影響較小。
為保證反滲透膜技術脫除氨氮廢水的高效率,必須要提供足夠大的壓力,促使水通過選擇性膜析出,適度的提高膜一側氨氮溶液濃度,且面對高濃度的溶液必須要配備同樣大的反滲透壓力,保證較高的氨氮脫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