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樸厚泵業*ZJ系列渣漿泵ZJ耐腐蝕
本系列產品設計為單級、單吸、離心式渣漿泵。按結構形式分為臥式(EZJ系列)和立式(EZJL系列)。臥式泵按出口直徑分為350mm、300mm、250mm、200mm、150mm、100mm、80mm、65mm、50mm、40mm等多種規格;每種規格口徑的泵根據揚程需要有不同的葉輪直徑供選擇。
該系列渣漿泵在水力設計、結構設計等方面有創新,過流部件采用了自行研制的抗磨蝕的高鉻耐磨合金鑄鐵制造,具有效率高、節能、使用壽命長、重量輕、結構合理、運行可靠、振動小、噪音低、維修方便等顯著特點。
泵體采用雙泵殼結構,方便更換過流部件;根據壓力需要外泵殼采用球墨鑄鐵或灰鑄鐵,內泵殼采用高鉻抗磨白口鑄鐵或鑄鋼。
樸厚泵業*ZJ系列渣漿泵ZJ耐腐蝕
耐腐蝕不銹鋼泵使用及保養
1、檢查泵及管路各結合處有無松動現象。用手轉動泵試看泵是否靈活,然后試試看電機轉向。
2、向懸架內加入軸承潤滑機油,觀察油位應在油標的兩刻線之間。
3、擰下泵體的引水螺塞,灌引水。
4、關好出水管的閘閥和出口壓力表和進口真空表。
5、開動電機,當泵正常運轉后,打工出口壓力表和進口真空表,視其顯示適當壓力后,逐漸打開閘閥,同時檢查電機負荷情況。
6、盡量控制泵的流量和揚程在泵標牌上注明的范圍內,保證泵在高效率點附近長期運轉,以便獲得大的節能效果。
1、自吸泵聯軸器必須用螺母堅固好,并鎖緊螺母,謹防螺母松動,否則易引起葉輪竄動,造成機械故障。
2、在自吸泵與電動機直聯傳動時,應注意泵軸與電動機輸出的同軸度;泵安裝的準確與否對泵的運行平穩性和使用壽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必須仔細認真的安裝校正。
3、為使自吸泵體內能夠保持一定的儲存液,以達到較好的自吸能力和防止機械密封的干磨擦,必須使泵的進口高于泵軸的中心線。 為了應急,可用雞蛋清加水泥混合成粘團涂抹在裂縫處,待凝固幾分鐘后即可使用。工程機械行駛或作業過程中,IS清水泵的水封漏水也是常有的事。只要未出現甩水圈損壞或脹大變形、水封的彈簧力不足或折斷等故障,都能進行救急處理。可以如下處理:如果IS清水泵的水封因密封不嚴有輕微漏水,但磨損不太嚴重,可在玻璃板或平板上鋪一砂布,將水封的密封平面修磨平整即可;也可將膠木水封翻轉后再使用。但均應注意,對水封面和IS清水泵體上的接觸面應進行研磨,以保證其密封性能。
安裝渣漿泵軸承不吵架,感染到軸承的精度,和生命的本能。所以,請參閱完整的軸承的安裝,請遵守標準是在下列項目收費,清掃軸承的安裝。
1,渣漿泵軸承和洗滌的接觸部分,仍然軸承潤滑脂和雙邊平滑或防塵蓋油封,密封圈的軸承安裝前無需清洗。
2,渣漿泵檢查的大小和精度的處理方案的相關部分。
3,渣漿泵安裝方法
軸承應根據軸承的結構安裝,共同的特征尺寸和軸承部件和決定,壓力應直接在緊配合的套圈端面,不是通過搖身壓力傳遞,渣漿泵軸承安裝一般承擔下列方法:渣漿泵壓裝軸承內圈與軸,與外圈與軸承座孔相對寬松的緊密配合,安裝在軸上可用的軸承壓力,然后一起沿軸的軸承插入軸承座孔,在軸承內圈端面出版社,裝置外殼(銅或軟鋼)墊軟金屬原料材料做的。裝配套管的內徑應略大于軸徑,外筆的直徑應小于軸承內圈擋邊,使支架上的壓力。在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與軸與松配合緊密配合的座孔內,軸承可在軸承座孔內的*個,當裝配套管直徑應比孔座的直徑略小于。如果渣漿泵軸承套圈與軸孔座緊配合,安裝的室內、外圈同時壓入軸孔裝配套管,結構應同時端緊軸承內圈和外圈。
5分機,潤滑油:檢查渣漿泵軸承軸承安裝運行,結果依賴,應該去馬進步操作檢查,以確定是否異常的裝置。
不銹鋼化工磁力泵結合新型納米材料、自吸結構和磁力傳動技術,并經反復研究試驗而成功的*產品,具有自吸性能、耐腐蝕、無泄漏等優點。不銹鋼化工磁力泵以增強聚丙烯為泵體及配件的主要材料,自吸時間短、壽命長,重量輕是化工、醫藥等企業實行自動化遠程控制和流動輸送強腐蝕性液體的選擇,是實現零泄漏的磁力泵。
不銹鋼化工磁力泵采用磁力耦合傳動,無動密封點,*杜絕了一般軸傳動式泵軸封外跑、冒、滴、漏的現象,其過流部件采用不銹鋼制成,適用于化工、醫藥、制堿、涂裝、等行業及易燃易爆、易揮發、有毒、有機溶劑和貴重液體的輸送。
有關不銹鋼化工磁力泵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如下:
1、因不銹鋼磁力泵軸承的冷卻和潤滑是靠被輸送的介質,所以禁止空動轉,同時避免在工作中途停電后再啟動時所造成時空載運轉。
2、被輸送介質中若含有固體顆粒,泵入口要加過濾網,如含有鐵磁質微粒,需加磁性過濾器。
3、不銹鋼化工磁力泵在使用中環境溫度應小于40℃,電機溫升不得超過75℃。
4、不銹鋼化工磁力泵的使用溫度<100℃,輸送吸入壓力≤0.2mpa,zui大工作壓力1.6mpa,密度≤1600kg/m3,粒度不大于30×10-6m2/s的不含硬顆粒和纖維的液體。
5、對于輸送液為易沉淀結晶的介質使用后應及時清洗,排凈泵內積液。
6、不銹鋼化工磁力泵運行500小時后,應拆檢軸承和端面動環的磨損情況,若軸承和軸套的間隙大于0.5~1mm,葉輪軸向竄動1.5~2mm時,應更換軸承和軸向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