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閥逐漸向“四化”發展
調節閥在經歷了一個比較*的發展后,現在及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主要為智能化、標準化、精小化、旋轉化和安全化。
(1)調節閥智能化和調節閥標準化.調節閥的智能化和標準化已經提到議事日程。
調節閥智能化主要采用智能閥門定位器。
調節閥的自診斷,運行狀態的遠程通信等智能功能,使調節閥的管理方便,故障診斷變得容易,也降低了對維護人員的技能要求。
調節閥智能閥門定位器。智能閥門定位器具有閥門定位器的所有功能,同時能夠改善調節閥的動態和靜態特性,提高調節閥的控制精度,因此,智能閥門定位器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成為重要的調節閥輔助設備被廣泛應用。
調節閥的標準化表現在下列方面。
數字通信。數字通信將在調節閥中獲得廣泛應用,以HART通信協議為基礎,一些調節閥的閥門定位器將輸入信號和閥位信號在同一傳輸線實現;以現場總線技術為基礎,調節閥與閥門定位器、PID控制功能模塊結合,使控制功能在現場級實現,使危險分散,使控制更及時、更迅速。
減少產品類型,簡化生產流程。調節閥采用智能閥門定 位器不僅可方便地改變調節閥的流量特性,也可提高控制系統的控制品質。因此,對調節閥流量特性的要求可簡化及標準化(例如,僅生產線性特性調節閥)o用智能化功能模塊實現與被控對象特性的匹配,使調節閥產品的類型和品種大大減少,使調節閥的制造過程得到簡化,并在生產和市場中經受考驗和認可。
調節閥精小化.為降低調節閥的重量,便于運輸、安裝和維護,調節閥的精小化采用了下列措施。
①采用精小型執行機構。采用輕質材料,采用多組彈簧替代一組彈簧,降低執行機構高度,通常,精小型氣動薄膜執行機構組成的調節閥比同類型氣動薄膜執行機構組成的調節閥高度要降低約30%,重量降低約30%,而流通能力可提高約30%。 ②改變流路結構。例如,將閥芯的移動改變為閥座的移動,將直線位移改變為角位移等,使調節閥體積縮小,重量減輕。
③采用電動執行機構。不僅可減少采用氣動執行機構所需的氣源裝置和輔助設備,也可減少執行機構的重量。例如,Fisher公司的9000系列電動執行機構,其20型的高度小于330mm,使整個調節閥(帶數字控制器和執行機構)質量降低到20~32kg。
調節閥安全化儀表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已經得到各方面的重視,安全儀表系統(SIS)對調節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①對調節閥故障信息診斷和處理要求提高,不僅要對調節閥進行故障發生后的被動性維護,而且要進行故障發生前的預防性維護和預見性維護。因此,對組成調節閥的有關組件進行統計和分析,及時提出維護建議等變得更重要。 ②對用于緊急停車系統或安全聯鎖系統的調節閥,提出及時、可靠、安全動作的要求。確保這些調節閥能夠反應靈敏、準確。
③對用于危險場所的調節閥,應簡化認證程序。例如,對本安應用的現場總線儀表,可簡化為采用FISCO現場總線本質安全概念,使對本安產品的認證過程簡化。
④與其他現場儀表的安全性類似,對調節閥的安全性,可采用隔爆技術\防火技術、增安技術、本安技術、無火花技術等;對現場總線儀表,還可采用實體概念、本安概念、FISCO概念和非易燃(FINCO)概念等。 (4)旋轉化由于旋轉類調節閥,例如球閥等,有相對體積較小、流路阻力較小、可調比較大、密封性較好、防堵性能較好、流通能力較大等優點,因此,在調節閥新品種中,旋轉閥的比重增大。特別是大口徑管道中,普遍采用球閥、蝶閥等類型調節閥,從國外近年的產品看,旋轉閥應用的比例正逐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