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龍派板式換熱器
【簡單介紹】
【詳細說明】
板式換熱器傳熱機理是根據傳熱機理是根據熱力學定律, “熱量總是由高溫物體自發地傳向低溫物體,兩種流體存在溫度差,就必然有熱量進行傳遞”,兩種存在溫度差的流體在受迫對流傳熱過程中,由于熱傳遞板表面采用瓦楞波結構優化設計,其熱交換率達到92%,即使流體流速在雷諾準數值以下,流體在板片之間的運動亦呈三維運動,促使流體形成劇烈紊動,減少邊界層熱阻強化傳熱效率.
板式換熱器的基本結構
板式換熱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兩大部分組成。
板片由各種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種不同形式的磨具壓成形狀各異的波紋,并在板片的四個角上開有角孔,用于介質的流道。板片的周邊及角孔處用橡膠墊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壓緊板、活動壓緊板、上下導桿和夾緊螺栓等構成。
板式換熱器是將板片以疊加的形式裝在固定壓緊板、活動壓緊板中間,然后用夾緊螺栓夾緊而成。
板式換熱器產品特點
1.傳熱系數高,由于不同的波紋板相互倒置,構成復雜的流道,使流體在波紋板間流道內呈旋轉三維流動,能在較低的雷諾數(一般Re=50~200)下產生紊流,所以傳熱系數高,一般認為是管殼式的3~5倍。
2.對數平均溫差大,末端溫差小 在管殼式換熱器中,兩種流體分別在管程和殼程內流動,總體上是錯流流動,對數平均溫差修正系數小,而板式換熱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動方式,其修正系數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熱流體在板式換熱器內的流動平行于換熱面、無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換熱器的末端溫差小,對水換熱可低于1℃,而管殼式換熱器一般為5℃.
3.占地面積小 板式換熱器結構緊湊,單位體積內的換熱面積為管殼式的2~5倍,也不像管殼式那樣要預留抽出管束的檢修場所,因此實現同樣的換熱量,板式換熱器占地面積約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5~1/10。
4.容易改變換熱面積或流程組合,只要增加或減少幾張板,即可達到增加或減少換熱面積的目的;改變板片排列或更換幾張板片,即可達到所要求的流程組合,適應新的換熱工況,而管殼式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幾乎不可能增加。
http://www.caishenyeye.com/chanpin/chanpin_111_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