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泵閥商務網 人物訪談】8月下旬,中國泵閥商務網2014年“泵閥品牌萬里行”之溫州站行至中國天工閥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泵閥之鄉”骨干企業之一,天工閥門在溫州和永嘉均設有生產基地,下轄八家分公司。對于本次走訪一行,天工閥門市場總監邱少官與公司員工對到訪一行表示歡迎,并在百忙中接受了中國泵閥商務網的專訪。
天工閥門市場總監邱少官接受中國泵閥商務網記者專訪
記者:各位網友、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中國泵閥商務網的小南。本網2014年“泵閥品牌萬里行”之溫州站“走訪品牌企業”的特別采訪活動正在溫州永嘉火熱進行中,這一站我們來到的是中國天工閥門集團有限公司,坐在我身邊的是公司的市場總監邱少官。邱總您好!
邱少官:你好!
記者:首先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們中國泵閥商務網的采訪。中國天工閥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閥門企業,公司始建于1985年,2005年升格為全國銷售無區域公司,并于2010年榮升為中國天工閥門集團有限公司。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一路走來,就像貴集團首頁所寫“25年鑄就品質,海納百川,銳意進取”。邱總,隨著行業30年來愈加規范化,許多中小企業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被淘汰。天工閥門是憑借著怎樣的意志力可以在行業中25年始終穩中求進?
邱少官:我們天工閥門集團在1985年成立之前其實已經有一個小作坊一直在做了,后來成立公司也是想樹立我們的品牌,所以起步比較早,應該說有30多年歷史了。在制造閥門這塊,這些年公司都是以產品質量為我們的生存之道,因為現在都提倡“以質量求生存”。在閥門這塊,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我們的特色主要是以技術為導向,公司可以說是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特色去走。在現在社會,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在我們閥門行業是非常難生存下去的。
記者:我相信天工的產品應該就像它的名字般,巧奪天工,所以才能保證企業的良好發展。據了解,貴集團生產的金屬硬密封蝶閥、軟密封蝶閥被第三屆科技精品博覽會推薦為“金獎產品”,并且在近幾年有幾款“高性能雙向耐火蝶閥”、“帶檢修孔的三偏心金屬硬密封蝶閥”等產品都獲得了,就這幾款產品您能否介紹下它的性能和優勢?究竟有著怎么樣的過人之處?
邱少官:閥門產品作為一個通用的機械行業,整個閥門市場的競爭是比較激烈的,所以,產品的技術革新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在金屬硬密封、耐磨這塊,市場一直很難克服難題,而我們采取了奧氏體密封川的火焰噴頭,增加了閥門的耐磨性,克服了閥門壽命短的缺點。我們近期也開發出水電站的專用蝶閥,包括我們帶檢修孔的三偏心的金屬硬密封蝶閥,這個目前在國內還是沒有的,這塊我們主要是面向國外市場,針對國外的高精尖的產品。當然還有其他的產品,包括軟密封的產品,我們也有新的出現,我們一直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
記者:那這些產品現在在我們市場上是得到了怎么樣的一個反響?在客戶群體中有著怎樣的反響和認可程度?
邱少官:因為我們主要是走路線,國際上的一些知名企業在我們天工都有著長期的合作。作為國內的品牌,我們的知名度還沒有完全打出去,目前我們的發展策略就是要分兩步走。首先我們給國際上一些非常有名的企業做代加工,給他們貼牌,首先要得到他們的認可,也是對我們產品品質的認可,這塊可以說我們已經跨出去了。第二步我們也要推廣自己的品牌,這個可能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個積累和沉淀的過程。
記者:我們公司有著這樣良好的產品,我相信的品質源于先進的制造工藝,那么貴集團在該產品的技術研發上有著怎樣的創新和投入?
邱少官:作為我們傳統行業,對于技術研發這塊的投入,必須是要重視的。因為這塊有投入就一定會有回報的,而且回報會是非常可觀的。我們公司每年都有4%以上產值投入到研發里面,因為現在國內競爭太激烈,沒有這方面投入的話,我們的產品遲早都會被淘汰。
記者:所以說天工是走著“創新立企”這樣一條道路,上面也提到了貴集團有著技術過硬的產品,當然,好的產品同時也需要強有力的市場營銷,那么您能和我們介紹下,天工產品的銷售情況如何?貴集團有著一支怎么樣的銷售隊伍?如何去開拓銷售渠道?
邱少官:我們天工這么多年一直是優先發展外貿,以外貿為主導,然后國內也是一個輔助過程,這是和我們產品的方向有關。我們一直都是以產品技術、產品質量立足于市場的,因為這塊在國外我們已經得到認可了,在國內推廣當然也需要一個過程,主要是這塊涉及到一個制造成本,我們國內的企業往往需要的是中低端,的話他們可能更看重國際品牌。
記者:邱總,您剛也講到,天工是走路線的,然而我們知道,國內閥門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部分普通閥門產品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這使得許多中小型企業發展越來越艱難。而即使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從去年開始,閥門的國產化之路就變得十分的艱難。那么對于天工閥門來說,目前所面臨的大挑戰是什么?我們下一步的追求在哪里?
邱少官:對于國內市場目前的形勢是這樣的,所有企業都在盡量壓低成本,而對于我們的用戶方,他們的采購成本也是一壓再壓,有些成本基本就是低于我們的制造成本,可以說大家都是拼的你死我活,國內的道路現在越來越難走。但是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本質,我們的道路還是以產品為主,當然在國內的普及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不能為了占領市場而降低我們的品質。現在這個艱難的階段可能只是暫時性的,如果我們不能堅守自己的陣地,那么遲早也會被淘汰。
記者:我相信好的品質不愁沒有市場,剛通過邱總的一番介紹,我們能感受到天工對于自己未來的發展之路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和規劃。我們也相信,天工不會就此滿足于現在所取得的成績,成績屬于過去,拼搏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我們在這里也預祝天工能在接下去的發展道路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現在我們再一次感謝邱總今天能夠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們中國泵閥商務網的采訪。謝謝您!
邱少官: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