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賢:以深化水利改革為動力促進水利大發展
——自治區黨委水利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發表講話
- 2011年09月30日 11:06
泵閥商務網 作者:佚名 瀏覽次數:12443
內容摘要: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分別在會上作重要講話。自治區及兵團領導艾力更·依明巴海、艾斯海提·克里木拜、車俊、黃衛、努爾蘭·阿不都滿金、朱海侖、白志杰、胡偉、熊選國、華士飛、馬明成、賈帕爾·阿比布拉、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艾爾肯·吐尼亞孜、柯賽江·賽力禾加、孔星隆出席會議。會議由自治區副主席錢智主持。
張春賢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資源,水利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水利是新疆經濟社會可持續命脈的戰略意義;充分認識到加快水利事業發展是新疆實現兩大歷史任務的客觀要求;充分認識到加快水利事業發展是新疆推進“三化”的必然要求;充分認識到加快水利事業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充分認識到加快水利事業發展是實現“兩個可持續”的迫切要求,要加快解決制約新疆水利發展的瓶頸問題,加快推進水利事業發展,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奠定堅實的基礎。
張春賢指出,發展水利,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把水利工作擺在關系新疆發展全局的戰略位置,堅持不懈地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加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水利事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新疆水利面臨的任務還相當繁重,資源配置和調蓄能力嚴重不足;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的重大因素;民生水利建設仍然是新疆水利建設的短板;部分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過度,水利發展體制機制不活仍然是影響水利發展的主要障礙。
張春賢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水利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各項決策,牢固樹立水利興則新疆興的理念,解放思想,創新求變,以保障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為戰略目標,以支撐“三化”同步協調發展為基本要求,以深化水利改革為動力,堅持節約優先、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強化管理、有效保護,不斷加大水利投入,加快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創新水利發展體制機制,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構建節水型社會,統籌生態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富有新疆特色的水利現代化道路。力爭通過5年-10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
張春賢指出,加快水利改革發展,要堅持民生優先。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直接、現實,事關社會穩定和生產發展的水利問題,推動民生水利新發展。要堅持統籌兼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制定和實施水利規劃,注重興利除害相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標治本兼顧,建設管理并重,促進水利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堅持人水和諧。堅持科學治水,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樹立人水和諧理念,合理開發、優化配置、有效保護,利用水資源。要堅持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對水利發展的保障作用,積極運用市場機制對調動社會力量發展水利事業的促進作用,努力形成政府社會協同治水。要堅持改革創新。加快推進水利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水資源管理體制。強化公益性,搞活經營性,探索公益性服務與市場經營互補互促的水利建設、管理、保護、開發、服務新機制。
張春賢強調,要加快推進水利改革步伐,切實發揮規劃的指導作用,不斷提升水資源優化能力,著力提升水資源的利用和效益,突出抓好民生水利建設,切實加強水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加快推進水利體制機制創新,確保水利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努爾·白克力在講話時說,這次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體現出自治區對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的堅定決心。各地各部門要圍繞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牢固樹立水利興則新疆興的理念,創新求變,不斷推進新時期水利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要加快以水資源配置性工程和山區控制性工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以節水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建設,堅持不懈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全面提高防汛抗旱減災能力,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大水生態治理和水環境保護力度,積極推進水利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水利發展保障機制,形成推動水利改革的強大合力,努力開創具有新疆特色水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來源:天山網)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閥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 郵箱:1019304633@qq.com。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泵閥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泵閥商務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