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上海分公司隸屬于中聯重科集團,為中聯重科具發展潛力的主機事業部之一,專業從事基礎施工工法、基礎施工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究,以及基礎施工設備的研發、制造及銷售。在今年下半年工程機械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樁工機械的市場銷量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對于目前的樁工機械市場該如何看待?對于未來的市場前景又該具有如何的判斷?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中聯重科上海分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樁工機械分會秘書長黃志明先生。
中聯重科上海分公司總工程師、樁工機械分會秘書長黃志明先生
樁工機械應堅持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樁工機械種類若要細分至少不下百種,即使單指旋挖鉆機,其功能到目前為止還遠遠沒開發到位,尤其在多功能以及聯合施工方面尚有很多空白。因此樁工機械市場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但是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旋挖鉆機一支獨秀、一支獨大的局面是不正常的,也不符合市場的客觀規律。促進樁工機械多元化,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場需求,是樁工機械行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反省前一時期的旋挖鉆機市場,存在著三個“過度”。首先是對市場的“過度預期”,各公司都紛紛提出宏偉的規劃,似乎蛋糕在一夜間就會變得無限大;其次,在高額經營指標的壓迫下,自覺不自覺地采用了“過度的營銷方式”,把本是非常專業化的市場,“虛幻”成一個回報率極高的投資市場;因而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相當泡沫,形成了不該有的“過度經營風險”。
在市場行情一路看漲,各公司高歌猛進的“大好形勢”下,上述這些問題或矛盾被市場的繁榮所掩蓋。然而,高鐵一剎車,銀根一收緊,旋挖鉆機銷量便急劇下滑,諸多問題也都暴露無疑。
旋挖鉆機雖然具有很大的綜合優勢,但也絕不是一個機種,更不能指望其取代一切。固然旋挖鉆機在目前的樁工機械市場占的主導地位,但并不能意味除了旋挖鉆機,樁工機械就沒有別的機種可以選擇。樁工機械領域需創造一個百花齊放的新氣象。
市場暫時下滑有利于健康發展
今年二季度相比一季度,旋挖鉆機行業環比雖下滑逾40%,但是今年上半年同比還是取得了近30%的增長。結束前幾年的瘋狂式增長,回歸到一個相對理性的增長狀態,這對行業應是件好事,希望是同歸理性的開始。
目前中國的旋挖鉆機銷量已經處于世界的地位,2010年即已達到近兩千臺的銷量。對于目前市場暫時的低迷,應做到三點:、保持足夠的信心,市場的開發空間還非常大;第二、回到理性的心態,對市場的預期應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第三、重新審視并正確認識樁工機械行業及其上下游,要十分注重技術驅動力的作用。
把設備與施工工法切實相結合
樁工機械和其他工程機械相比,機械和施工工法的結合更加緊密,工法帶動相應設備的開發這一特征更加顯著。中聯重科上海分公司創立了工法研究部,是基于對上述特點的認識。
樁工機械的施工對象在地面以下,很多情況下在公司試驗室或試驗場無法做到非常真實有效地考察或考核,需要在實際的工程中去檢驗。而如果把新開發的設備拿到不懂行的客戶那里去考核,在收集數據方面會遇到很多困難。而工法研究部通過直接參與施工,可以將設備在施工使用中的信息源源不斷地反饋到公司的研發等相關部門,研發等部門可以在時間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這樣,產品的改進提升就有了一個有效的可控的閉環,連接產品的開發、制造與使用。
另外,在施工業務中,會遇到諸多施工上的問題,這樣會發現新機種或新機型的需求點,為產品研發找到新的方向。當然從公司經營的角度出發,施工業務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潛力的增長點。
復合型的業務組合,復合型技術團隊的打造,是公司必須的選擇。
由混亂到有序,是行業的大趨勢
樁工機械行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得到長足的進步。但因其行業的特點,和土方機械等相比,市場容量仍相對較小。去年樁工機械行業的整體銷售額近七十億左右,而在這份不算很大的蛋糕前,云集了諸多工程機械的大鱷,以及規模很大的非工程機械行業的公司,并且絕大部分都集中在旋挖鉆機這個機種上。猶如戰國時期,無序、無章等亂象極其突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在市場趨冷的狀況下,不管是新進者還是老品牌,都會對樁工機械行業的特征有新的認識。經過市場的洗禮,樁工機械行業的競爭參與者,終會出現三種結局:,堅持下來,而且越做越好,盈利能力很高,扎實地占領樁工市場;第二,一些企業看到這個行業“量”其實并不大,不適合或不值得去做,便主動退出;第三,由于未正確地認識市場,導致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終被淘汰。
經過若干年市場的洗禮,樁工機械行業可能會形成以數量不多的大企業為主,以一批專業化程度較高的中小企業為輔,以良性競爭促進行業進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