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建議指出: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低碳中國轉型成為全體社會公民的共同使命!
中國低碳轉型的動力是什么?筆者認為企業,資本和社會三方是構成低碳驅動力的三大核心元素。
*,企業(央企,民營企業,私企主導,外企助跑)是中國推動節能減排,實現低碳轉型的核心動力。
企業是低碳轉型的參與者也是zui大的受益者。企業在創造社會財富,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以低碳經濟為特色的生態文明時代,企業面臨新的機遇和選擇。自主,積極,參與和推動節能減排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履行社會責任,重塑企業形象品牌的重要體現。
企業驅動低碳轉型的體現:
1,企業綠色辦公,實施低碳管理。綠色辦公廣義上來說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如辦公環境的清潔、辦公產品是否安全、辦公人員的健康、員工的身體健康等等都成為綠色辦公的重要內容,狹義指綠色辦公是指在辦公活動中使用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物產生、排放,可回收利用的產品。企業實施低碳管理,開展綠色辦公不僅是低碳環保的體現,也能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2,企業負責人低碳領導力的提升。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國家節能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將通過巡回研討和培訓方式,加大對中國企業高層的“低碳領導力”培訓,以此推行中國企業低碳發展規劃制定和低碳管理模式改良。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企業低碳領導力的提升是企業實現低碳轉型進而推動低碳中國轉型的重要手段。
3,企業綠色戰略和價值觀的確立。
GE公司啟動的“綠色創想”成為企業實施綠色戰略的經典案例。2007年5月,GE宣布2006年來自節能、環保的產品和服務的收入已經突破了120億美元,比之2005年的收入承諾已經提前一步。得到“綠色創想”認證的產品也達到了30種,分布于可再生能源、運輸、水處理等關鍵領域,它的海水淡化平臺每天可處理1.5億人每天所需各種用途的水,風力渦輪機每年提供的電力相當于1200萬個中國家庭的年耗電量。伊梅爾特這樣評價綠色創想戰略:“它是我在GE25年所經歷的的營銷戰略。”
作為中國乳業的,蒙牛在綠色戰略方面始終保持著的步伐,以綠色理念進行了的產業布局。綠色戰略,用愛先行。一直以來,蒙牛本著為消費者提供自然、健康的綠色好奶為宗旨,積極地用愛心實踐綠色戰略。中國企業實施綠色戰略不僅是時代要求,更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綠金時代,將是企業新的成長機遇!
4,企業減排責任制的堅實行動。中國經濟網報道指出:“十二五”節能減排,還存在三大障礙:認識障礙、技術障礙和融資障礙。要破除這些障礙,首先,需建立企業節能減排責任制。減排制度的確立將有效保障企業參與節能減排,實現低碳轉型。
5,企業科技創新帶動下的產業升級。從“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到“建設創新型國家”,中國企業正在經歷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科技部長萬鋼提出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與發展綠色經濟緊密結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大力推進人才戰略,努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綠色科技進步;要深化合作,共同努力,推動綠色發展。
第二,資本(財政,金融,信貸等)是中國推動節能減排,實現低碳轉型的支撐動力。
資本驅動低碳轉型的體現:
1,政府財政投入的加強:“‘十一五’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標基本能夠完成。”12月1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在出席2010年亞洲能源論壇新聞發布會時透露,為了這一目標,國家用于節能減排的資金超過了1000億元。這一目標一旦達到,我國因此減少的廢氣排放量達到十幾億噸。十二五,政府財政扶持力度還將加大。
2,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中國銀行海外機構董事、研究員王元龍表示,綠色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低碳經濟呼喚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綠色金融體系。加大綠色金融政策引導。國家應盡快出臺對“綠色信貸”的扶持政策,制定“綠色信貸”目錄指引、項目環保標準和環境風險評級標準,放寬“綠色信貸”規模控制,實施差別信貸政策,使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有利可圖。通過健全綠色金融法律法規;通暢信息交流渠道;加快金融機構改革,創造性地通過貸款、理財、擔保、租賃、信托等多種金融工具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市場。
3,多元化資本融入低碳轉型市場: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低碳產業市場,強化對資本的監管和調度,構建多元化低碳資本市場或將成為推動低碳轉型的內生動力。
第三,社會(媒體,基金會,民間組織三方聯動)是中國推動節能減排,實現低碳轉型的第三動力。
社會驅動低碳轉型的體現:
1,媒體傳播功能與輿論監督功能的積極發揮:媒體作為重要的傳播媒介,需要更加積極關注低碳轉型。中國低碳媒體作為新興媒體迎來黃金時代。媒體資源整合與互動的深化是傳媒事業的趨勢更是低碳中國轉型和崛起的強大推動力。
2,基金會對低碳公益,可持續發展領域項目關注度的升溫:
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中國各類基金會發展迅猛。企業基金會,個人基金會以及民間基金會開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低碳,公益,教育,等領域的項目也越來越受寵。這些項目的推進也將極大推動低碳轉型的進程。
3,民間組織(NGO/NPO)的有效互動與廣泛團結。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后,,國內環保機構呈現一下顯著特征:互動交流更加頻繁;從單槍匹馬,孤軍作戰走向聯合;更加務實理性參與對話。這些都說明,民間組織開始告別草莽時代,走向成熟。在NGO世界,沒有競爭對手,只有合作伙伴,只有可信賴的朋友!
4,媒體,基金會與民間組織的聯動構成第三動力!團結,互動,和諧的聯動才能形成有效的社會動力,從而推動低碳轉型進程與可持續發展事業。
政府在低碳轉型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呢?
1,政府是低碳轉型的指引者。政府既要指引低碳轉型的前進方向,也是低碳轉型目標的制定者。隨著政府服務職能的不斷增強,政府在低碳轉型中的服務角色也將更為顯著。引導和規范低碳市場環境,出臺相應扶持政策,是低碳轉型三大動力發揮作用的基本前提。
2,政府是低碳轉型的整合者。如何促進低碳轉型三大動力實現有機互動,務實聯動,是一項宏偉而艱巨的工程。政府需要綜合統籌三方各自優勢,同時平衡三方沖突和矛盾,實現低碳轉型的平衡,健康,包容,可持續發展。
因此,在低碳轉型的時代進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
低碳轉型,中國面臨的機遇,也面臨的挑戰。政府統籌企業,資本,社會三方驅動力成為實現這一轉型的關鍵所在。
低碳轉型,是每一個中國人共同的使命!
(來源:機電商情網 )
上一篇:隔膜閥的維護保養和安裝使用
下一篇:調節閥主要選型和基本控制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