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汽車銷量激增,加上原料價格處于低位,國內零部件五金業毛利率大幅提高。2009年,在購置稅減半、汽車下鄉等政策的刺激下,國內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379.1萬輛和1364.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3%和46.15%。面對*的車市,眾多的零部件五金企業為了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形成了重產量、輕質量的壞現象。不過,今年政策促消費的基調變化不大,但是基于去年基數較大和產能短期內無法擴大等因素考慮,汽車銷量增速將放緩。盡管車輛產銷量預計還將繼續增長,但是增速應小于去年。因此,車市對零部件五金行業的拉動效應減弱,今年零部件五金業將面臨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對于熱衷于產量而不注重品牌作用的零部件五金企業而言,今年將面臨巨大的考驗。一方面,由于行業集中度不高、產能過剩,零部件五金企業不能及時向下游傳導成本。與汽車企業相比,零部件五金企業的議價能力很弱。業內人士稱,零部件五金企業提價一般比較謹慎,因為你提了別人沒提,就會面臨失去市場的風險,現在的矛盾是你賣得越多虧得也越多。另一方面,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同時市場又處于供需不平衡狀態,有分析師稱,今年的零部件五金企業將面臨競爭壓力。
另外,跨國零部件五金企業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在搶占國內零部件五金市場的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競爭,對于國內零部件五金企業而言可謂難上加難。世界零部件五金*紛紛在中國投資生產,目前還在加大對華投資力度。盡管中國的零部件五金業產能已經很大,但外資品牌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外資零部件五金廠商還具備調配產能的優勢,如在輪胎特保案導致出口受阻后,住友公司常熟輪胎廠原本承擔的對美出口訂單被交給日本和印尼的工廠完成。
可見,沒有任何品牌優勢的本土零部件五金企業的日子不會好過。當然,我們對于零部件五金業也不必過于悲觀,零部件五金業或將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和調整產業結構。國家近期加強了對零部件五金業的關注,并將有利好政策出臺,預期會對零部件五金業的轉型升級產生推動作用。從這個角度看,零部件五金業也面臨著一個提高自身品牌的機遇期。
(來源:慧聰五金網)
下一篇:國內緊固件企業如何創新贏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