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國家*發出通知,決定自3月2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600元,全國平均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提高0.44元和0.51元。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大幅上調汽柴油價格,將增加農業、工業、物流等行業的運營成本,但有利于緩解中石化、中石油煉化板塊虧損。
多行業成本上升
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是自2010年以來調整zui大的一次,調價之后,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創新高,因此將抬高成品油的相關行業的生產運輸成本。
對于農業來說,目前正處于春耕時期,柴油消耗量大增。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將導致農業生產成本上升,進而影響農民收入。為了降低油價上漲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總理近日在河南考察期間表示,如果油價上漲,不排除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
對于物流行業來說,成品油價格上漲將會直接提高運輸成本,出租車行業成本也將隨之上升,不排除出租車價格上漲或者政府為出租車提供補貼的可能。
此次調價的zui大受益者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相關人士透露,近期中石化中石油煉油板塊每月虧損額度在70億-80億之間。
此外,在目前原油價格已經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大幅上調成品油價格,顯示了國家對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決心和信心。在三大石油公司煉油業務實現基本盈虧平衡后,如果原油價格保持穩定,新定價機制出臺的條件將進一步具備。
緩解市場供應壓力
2月8日成品油價格調整后,受伊朗核危機等因素影響,市場油價大幅攀升。2月下旬和3月下旬,WTI和BRENT原油期貨價格分別達到每桶109.8美元和126.2美元,均創2011年4月以來的zui高水平。
*數據顯示,2月24日,市場三地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上漲即超過4%,目前漲幅已超過10%。但出于多種考慮,*并未及時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受此影響,國內煉油企業虧損進一步加大,相當一部分地方煉廠要么關停,要么壓低產量,導致市場上開始出現柴油供應相對緊張的局面。
目前春耕即將啟動,柴油即將迎來需求旺季,同時主營、地煉都進入檢修高峰期,此次調整,可緩解市場供應,避免“柴油荒”出現。調價后,基準近22日均價處于相對高位,只有當三地原油近22日均價為130美元/桶或120美元/桶,才能再次上調或下調油價。他預測,除非發生特大利好或利空事件刺激原油走勢,否則下一次調價時間相對遙遠。此次調價貿易商將會積極拋售前期資源,但目前汽柴油終端需求回升有限,在供需面的影響下,國內汽柴油價格面臨下滑的壓力。不過,三四月份國內煉廠處于檢修高峰期,后期國內成品油市場資源供應將有所減少。同時,國內主營為了穩定汽柴油價格或將繼續采取控量措施。因此,調價后短期內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將會趨于穩定,不排除部分任務已完成的主營柴油繼續控量。
(來源:永嘉祺誠閥門有限公司)